林毅夫:中国经济作为“追赶者”有两大优势
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18日在京表示,中国快速发展带来世界格局变化,而中国继续发展,世界才能进入到一个新的和平稳定的格局。他强调,相较于其他“追赶者”,中国经济发展有两大优势。
林毅夫是在京东物流当日主办的2021全球智能物流峰会上说这番话的。他表示,第一个优势体现在传统产业上,中国有后来者优势。
他分析说,2019年,中国按照购买力计算的人均GDP是美国的22.6%,相当于德国在1946年跟美国的差距水平,日本在1956年跟美国的差距水平,韩国在1985年的时候跟美国的差距水平。
而德国、日本、韩国的发展显示,他们都利用了跟美国差距所给予的后来者优势。其中,德国从1946年到1962年实现了平均每年9.4%的增长,日本从1956年到1972年实现了每年9.6%的增长,韩国从1985年到2001年实现了每年9%的增长。
林毅夫强调,德国从1946年到1962年平均每年的人口增长率是0.8%,其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的增长是8.6%;日本从1956年到1972年平均每年的人口增长是1%,其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平均每年是8.6%;韩国从1985年到2001年平均每年的人口增长是0.9%,其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的增长是8.1个百分点。
林毅夫认为,这意味着中国现在即使面临人口老龄化,“但从德国、日本和韩国的经验来看,我们在2035年之前靠劳动生产率的增长,每年应该还有8%增长的可能性”。
中国第二个优势是德国、日本和韩国在追赶美国的时候所没有的,那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互联网为特征的新经济。
林毅夫指出,新经济中的产品技术研发周期特别短,投入主要是以人力资本为主,而中国是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,有世界最丰富的人力资本,并且中国也有全世界最大的单一市场,再加上中国有全世界供应链最完整的实体经济。在这种状况下,中国在新经济上是具有换道超车的优势。
林毅夫强调,在后来者优势跟换道超车优势之下,他相信中国应该在2035年之前有平均每年8%增长的潜力。
不过林毅夫也指出,8%指的是潜力而不是实际增速。因为中国未来要在发展中实现双碳目标,还要解决共同富裕等问题。但即便如此,中国在2035年之前,平均每年可以达到6%左右的增长。如果能达到这样的增长速度,到2025年前后,中国的人均GDP就可以达到14535美元,变成高收入国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