车讯网 - 专业汽车新闻资讯门户
当前位置: 车讯网 -> 热点

长城汽车ASL智能体:开启汽车AI新征程,重塑出行体验

时间:2025-04-17 12:25  |  责任编辑:吴起  |  来源: 中国广告网  |  关键词:  |  阅读量:12788  |  会员投稿

长城汽车ASL智能体开启汽车AI新征程,重塑出行体验,引领行业新风尚

在当下,智能座舱已展现出 3D 交互、多屏显示以及丰富生态等特性。但想要在下一代 AI 竞争中脱颖而出,座舱体验还有提升空间。空间智能成为整车 AI 的关键切入点,长城汽车整合相关技术,推出基于空间和语言大模型的整车级端到端智能体概念 ——ASL 智能体 。

2025 年 3 月 20 日,在第三届 AI 定义汽车论坛上,长城汽车智能化产品副总经理佘士东表示,ASL 智能体既能提升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体验,还能挖掘整车全部功能。不过在实现过程中,长城汽车面临算力部署等难题,为此提出 “慢视觉” 概念,并借助云端动态推理等技术来优化体验。

当前,智能座舱发展已相对成熟,以 3D 的 HUD 为基础,通过全 3D 呈现驾驶交互场景,常见的三分屏设计让信息展示与操作界面更优。同时,应用商店里音视频应用丰富,还实现了手机与车辆互联,部分车企加入空间交互体验,为用户带来更多元便捷的操作感受。虽然各车企实现方式有别,但整体功能框架相似。然而,要在下一代汽车 AI 领域突破,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和座舱体验至关重要,行业也在探索汽车 AI 的发展路径。

空间智能整合 VLM、VLA、LLM 等技术,通过基于空间和语言大模型构建的智能体,实现对世界的理解以及与人交互,为汽车 AI 发展提供新思路。基于此,汽车行业探索构建整车 ASL 智能体架构。传感端要全面感知车内车外空间,包括车辆状态、周边环境、车内不同空间及空间内人员设施等,为智能决策提供数据基础。执行端包含交互力和执行力,交互力调度座舱生态功能,执行力控制车辆硬件,随着技术发展,基于端到端架构的体验展示了其在自动驾驶调度方面的潜力。

在实现整车 ASL 智能体时,大模型选择和算力部署是关键。像 8295 平台在算力部署上有困难,后续高通 8397 平台可能具备端侧 VLM 推理能力,此前可通过云端动态 VLM 实现部分体验,如越野场景中,车辆 30 秒延迟理解就能满足需求并自动调节状态。长城汽车提出的 “慢视觉” 概念,能配合端到端架构实现全域全时的 ASL 智能体体验。

ASL 智能体显著提升用户体验。在自然对话语音方面,目标是让用户能像与人交流一样和车辆对话,解决当前语音交互需刻意组织指令的问题,还引入条件车控和延时车控功能。VLM 主动服务提升车辆感知能力,实现从信息输出到主动服务的转变,未来许多高频车控功能无需手动操作。长远来看,ASL 智能体旨在实现更简洁系统架构和个性化服务,比如为蓝山六座车不同座位乘客自动调整设置。

长城汽车已在蓝山和全新高山车型上搭载部分智能体体验功能,并计划通过 OTA 持续升级。随着 AI 技术发展,未来出行将更智能绿色,以用户为核心,汽车交互更轻便、直接、个性化,减少能源浪费,实现最节能状态,为人们带来更美好的出行前景。